香港影视访谈现场
  2002年10月15日--20日,以北京东方广场为中心的香港"两地影视业大型交流活动"轰轰烈烈的展开,被中国媒体称为"南有金鸡百花,北有香港影视",这次的香港影视交流活动是由香港贸发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并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影电视集团)、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香港影业协会等十几家机构的支持。

  

  为使活动顺利进行,由广电总局推荐,香港方面在杨君、陈鲁豫、沈冰等几位人气很旺的知识型女主持人中挑选,后来杨君由于形象、反映和对影视业的了解等原因拔得头筹,胜出后被香港方面定为次此八场活动的总主持人,而实际效果也确如香港方面和国家广电局预期,杨君的表现由于风度、反应和幽默及对大家话题内容的准备充分,获得大家的一致喜爱,使几天来的活动好评如潮。
杨君出任“两地影视业大型交流活动”主持人
  事实上由于近年来杨君不断出任几届"中国电影电视发展高级论坛"的主持人并担任主席和执行副主席的职务,已使她成为中国电影电视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由于形象时尚,亦成为媒体的焦点。这次香港的活动结束,各位香港同业纷纷向广电总局和杨君本人表示感谢,认为杨君的出席和主持为他们活动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多影业人士看好杨君发展,预期她将成为国际影视明星。


  


  阵容庞大聚首北京在香港内地均为头一次

  来北京的近百名香港重要电影人中,有很多为内地所熟悉,同时他们还带来了近百部香港电影在京进行展映,并同时举办了由张智霖、苏有朋主演的电影《手足情》的首发式。如此之庞大而整齐的香港电影人聚首北京在香港和内地都是头一次。而这样的规模就是在香港的颁奖晚会上也未见过。

  20世纪以来,香港电影发展蓬勃,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2000年香港排名全球第四大电影制作地,以人均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年产量超过300部,出口位居全球第三,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取得"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吴思远、黄百鸣、尔东升、向华强、洪祖星、邹文怀、这都是香港影视产业的举足轻重的巨头。目前吴思远担任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该会由成龙创会召集,共包括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电影美术学会、香港电影制作行政人员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电影灯光协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电影剪缉协会等九个分会组成。其中黄百鸣、尔东升、向华强都是演员出身,黄百鸣素有"桥王"的没誉,他用48小时编写的《搭错车》风靡海外华人世界,监制的周润发主演的《英雄本色》让很多观众难以忘怀,曾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梁凤仪编剧反映九七回归的电视连续剧《花帜》而在内地有较高的知名度,此片曾获得合拍金鹰大奖。尔东升是享誉香港和国内的电影导演,其中拍摄《人民英雄》,《新不了情》、《烈火战车》、《色情男女》等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

  两地影视业交流活动共分八场活动举行,其中有香港电影及公司的展示会,有国家文化影视政策及市场状况的介绍会,有大型招待酒会,有两地影视业交流研讨会,有两地影视业圆桌会议,还同时进行香港电影的放映活动,共有四部电影分别来自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的《干柴烈火》(主演古天乐、陈慧珊),天幕电影有限公司的《全职杀手》(主演刘德华、反町隆史、林熙蕾),寰亚综艺集团的《这个夏天有异性》(主演王杰、钟欣桐)和寰宇影片发行有限公司的《恋爱行星》(主演谢霆锋、林嘉欣、卢巧音、陈奕迅)和大家见面。2002年10月18日上午还有由黄百鸣监制的电影《手足情》(由苏有鹏和张智霖主演)在华星影院举办了首影式。


  吴思远被指年轻,杨君笑问其年龄几何

  吴思远是香港颇有盛名的电影导演和监制,曾经在七十年代导演了一系列武打功夫片,例如《荡寇滩》、《饿虎狂龙》、《南拳北腿》、《香港小教父》、《李小龙传奇》、《死亡塔》等,影片疯魔了香港、东南亚,以至真他国际市场,也造就了当时一批武打明星,例如陈星、梁小龙、黄元申、刘忠良及日籍演员仓田保昭、韩籍演员黄正利等。除动作片外,吴思远又导演了新闻写实影片,开创了香港警匪写实片之先河,代表作有轰动一时的《廉政风暴》、《七伯万元大劫案》,及稍后的法庭影片由刘德华主演的《法外情》

  吴思远后不断开创电影新潮流,将喜剧元素加人功夫片中,制作了由当时寂寂无名的成龙主演的《蛇形刁手》及《醉拳》,尤其是《醉拳》震惊中外影坛,电影圈掀起一片仿效之风,令功夫喜剧片潮流经历近甘年不衰,不朽名铸《醉拳》更令成龙一夜成名红遍世界迄今。随后吴思远后又大胆起用新导演徐克拍摄《蝶变》令人耳目一新,徐克随后导演或监制的影片,例如《笑傲江湖》、《倩女幽魂》、《东方不败》等,均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潮流造成极深远的影响,现今徐克己是蜚声国际的大导演。

  在拍摄港产片同时,吴思远亦在美国及其他地区投资制作了七部美国动作片,尤其是由元奎导演的《No Retreat,No Surrended》更捧红了 Jean-Claude Van Damme,使他成为好莱坞著名动作明星。随后一部超级喜剧片《赌圣》将周星驰捧成天皇巨星,该影片在当时打破了香港票房纪录。吴思远又是首位进人大陆拍摄影片,进军大陆市场的香港电影人,在大陆合拍的影片有由林青霞、张曼玉、梁家辉主演的《新龙门客栈》,由张曼玉、王祖贤主演的《青蛇》,由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梁家辉主演的《人约黄昏》和最近由张曼玉、邹君梅、杨紫琼主演的《宋家皇朝》,以上所有影片在大陆均创下极高票房纪录。

  

杨君与吴思远

  在10月18日两地影视圆桌会议上,吴思远、向华强、黄百鸣向杨君及到场的近500名与会者畅谈了自己的感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影视市场要逐步开放,这已成为许多影人早已意识到的趋势,吴思远说"我们知道每年内地会引进20部外国大片,不可否认的是,香港的电影业规模傲视全球,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制造区,若以人均电影制作比例计算,香港更是排在全球首位。如果能实现两地的合作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由于会议讨论热烈,很多香港和内地影人在慷慨激昂,在上半场会议在主持人杨君的总体气氛控制下,掌声不断,会场上时而有幽默之词,引发满场笑声,当大家一致指出吴思远先生年轻却为何拍了如此多著名电影时,杨君一句"敢问吴先生芳龄几何?",使会场气氛台上台下好到极点。


  

黄百鸣称主持既懂电影又懂政策,谢谢杨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渐开放电影市场,允许外国投资者以合资形式与内地兴建影院,及与内地单位合拍影片",这些措施都无疑会让影视界人士看到内地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这也将成为全球电影发行商的新的商机。

  为了让广大香港朋友能够了解中国电影电视的合作政策,本次活动专门举办了"国家文化影视政策介绍会",到会的有国家广电总局秘书长朱鸿先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张丕民、中国电影集团合拍公司副总经理薛桂枝、中国电影集团进出口公司张鸿昌先生、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国家版权局的许超司长向广大香港朋友系统地介绍了合作拍摄影视作品的有关政策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法规。

杨君与黄百鸣
杨君主持风采

  在国家文化影视政策介绍会上,杨君的高雅气质和适当谈吐给与会的所有香港代表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尤其是其反应机敏、对影视专业懂行使会议开得相当专业。包括黄百鸣在内的各位香港业内人士称杨君既懂影视又懂政策,对杨君的出色表现评价很高。

  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理事长黄百鸣指出:"香港与内地可以优势互补,内地有许多有才华的导演,优秀的演员,人力资源相当丰富,在拍摄上,内地又有许多名山大川,是天然的理想外景拍摄地。香港是全球的第二大电影出口地,拥有大量幕前幕后的电影人才,而且有着国际先进的电影发行网络,如果能形成两地的资源互补,香港的技术、经验,与内地的人才、资源相结合,这无论对于繁荣香港电影还是内地电影都是一件好事。"

  中国目前有1979家广播电视机构、30多家电影制片厂、800多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每年生产制作大量的广播影视作品,需要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节目交易市场。这些都需要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香港是个很好的榜样。5月21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在北京成立后,内地引进的电影及电视剧将会更多。而香港电影方面,因为港片商更有市场经验,比非中文片在内地更有较大的竞争力。

  香港政府将大力发展创意工业

  这次香港两地影视业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是为了配合香港的创意工业战略。日前,香港政府提出推动创意工业,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曾多次表示,要保持香港的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走高增殖路线,要提高增值力,就需要科技与创意意念.

  在香港政府官员提出推动创意工业之际,香港贸易发展局最近出版本港首份有关创意工业的研究报告.这份名为《香港创意工业》的报告采用英国对创意工业的定义来界定香港的有关经济活动,创意工业 ---创意工业是以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为经,以知识产权为纬,创造财富及就业的行业。该报告以此为标准,把香港的13个行业列入香港的创业工业名单,它们是广告、建筑、艺术品及古董、漫画、设计、时装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资讯科技服务(与计算机服务有关的,如集成联网服务,增加功能),以及电视。

  近年来周边亚洲国家和地区,比如南韩政府积极推动电影等文化产业,给香港一面镜子。1998年以来,韩国已经投放了43亿元,虽然韩国政府没有直接投资,而是从制定全球策略、技术训练、海外宣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协助,以及游说国外企业投资,为文化咨询产业创造发展巨大的空间。而在这五年间,韩国的电子游戏、电影、动画等文化产业则有10%的增长,较南韩的传统的制造业的3-4%的增长还要强,成绩非常显著。发展创意工业或文化产业已经是世界的大潮流,这正是发展高知识、高增值以及知识型经济的典型工业。

  南韩的成功例子给香港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但是却不能全套搬过来。除了制度的因素以外,南韩的电影业基本采取了保护本土的电影政策,立例规定戏院每年至少有106天放映南韩电影,确保南韩电影有一定的本土市场。(北京晚报)

摘编:视网联

 

最 新 动 态

杨君:我曾与"焦点访谈"擦肩而过

杨君:出任香港“两地影视业大型交流活动”总主持人好评如潮
2002-10-22
杨 君 简 介 杨 君 新 档 案 杨 君 介 绍
相 关 链 接